內窺鏡清洗消毒流程的改進有利于降低醫院感染率,臨床上內窺鏡可以用于檢查,可以用于手術,該器械的使用屬于侵入式操作,如某***程操作不規范非常容易造成患者間的交叉感染。一般來說常見的引發醫源感染的危險因素包含但不限于: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意識淡薄、醫務人員操作流程不規范、清洗劑和消毒劑不適用或使用不合理、清洗消毒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欠佳、感染性疾病與非感染性疾病患者未分診……
這些內鏡清洗消毒流程中出現的不足應該予以改正,這也是需要盡快完善內鏡清洗中心的原因,內鏡清洗工作站各設備的使用及清洗流程的確立有利于提高內鏡消毒的合格率,減少醫患糾紛,同時也更有利于患者各方面的治療及疾病恢復。內鏡器械結構復雜,構成材料特殊,使用過程中需要密切接觸患者的黏膜、體液等,同時還會受到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容易發生交叉感染。有分析認為,導致內鏡使用發生交叉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操作后清洗消毒不徹底導致,而改進傳統的內鏡清洗消毒流程具有重要意義,常規的內鏡清洗消毒對器械表面的清潔作用不足,要知道污染內鏡的病原微生物生物膜為脂質雙分子層,普通的清洗劑是無法徹底將其清洗的,同時生物膜導水孔道的存在也會讓水流的清洗效果降低。
改進清洗消毒的流程,完善內鏡清洗中心的器械清洗標準,可降低因為內鏡導致的交叉感染。內鏡器械進入清洗中心初洗前,應該嚴格按照要求用多酶溶液對內鏡表面進行擦拭、浸泡等預處理,該步驟可以去除內鏡表面大部分粘液、血液、組織分泌物等,而后將器械統一送入內鏡清洗中心,按流程做清洗操作,通過與傳統內窺鏡清洗消毒方式的對比評估可發現,其清洗消毒合格率大大提高,可保證在98%以上。